• <acronym id="1y8vk"><strong id="1y8vk"><listing id="1y8vk"></listing></strong></acronym>

    <pre id="1y8vk"></pre>

    <track id="1y8vk"><strike id="1y8vk"><menu id="1y8vk"></menu></strike></track>
    1. <p id="1y8vk"><strong id="1y8vk"><xmp id="1y8vk"></xmp></strong></p>

        <track id="1y8vk"></track>

        热门关键词:
        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常见问题
        常见问题

        废水回用系统要如何防治反渗透膜的生物污染?

        发布时间: 2020-03-11
        浏览次数: 2542次
               废水中的微生物在进入废水回用系统会在反渗透膜表面沉降、凝结形成一层生物膜,一般来说生物膜的厚度若超过了一定的界度就会形成生物污染。使得原水侧的通路阻力增大,原水和浓水之间的压差增加。同时,由于微生物膜阻挡,系统运行的有效压力也会减少,从而导致系统脱盐率的下降。
         

         
               反渗透膜的微生物污染重在反渗透前面的设备和管道防治,采用消毒灭菌的方法去微生物并防止其增殖,常用的方法有紫外线杀菌和药品杀菌。
               一、紫外线杀菌
               紫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,介于可见光与X射线之间,其范围为100~400nm。紫外线波长越长,能量越低,但在水中的穿透能力越强;反之,波长越短,能量越高,但在水中的穿透能力越弱。根据紫外线各个波段 对生物的影响及功能,紫外线可分为UVA、UVB、UVC及V-UV。

         
               ■  UVC
               波长介于200~280nm之间,其中240~280nm紫外线为细菌及病毒DNA所吸收,从而破坏细菌及病毒DNA,使其不能复制繁殖。DNA在265nm处具有最大吸收峰。
               ■  V-UV
               波长介于100~200nm之间,V-UV光子具有极高 能量,能激发水分子和氧气生成强氧化力的羟基自由基,氧化水中有机物。

         
               采用紫外线杀菌完全没有药剂残留,也没副产物的生成,消毒效果会依据作用对象的不同而不同。采用UV253.7在1~21mJ/cm2的照射剂量下可以进行细菌消毒(90%不活化)。
               由于水的色度、浊度等对紫外线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,使杀菌效果降低,因此在防治反渗透膜微生物污染时,紫外线杀菌器的安装位置一般在预处理之后。
               二、药品杀菌
               1、氯消毒
               用氯消毒的方式效果明显,在处理上也很容易实现,对效果的确认可以用余氯残留量或者浓度测定。氯消毒因为易于管理而被广泛运用。氯的杀菌效率主要取决于其浓度、水的PH值以及反应时间。在反渗透系统中,水中余氯维持在0.5~1.0mg/L以上。氯的投加量需要通过反复调试确定,因为水中其他有机物也会消耗氯。采用氯消毒,就好将pH值控制在4~6最佳。
               2、二氧化氯消毒
               二氧化氯(ClO2)作为消毒剂使用越来越广泛,由于其物理、化学性质上的不稳定性使其无法贮藏,因此都在现场通过反应生成ClO2并直接使用,从发生原理上可分为电解法和化学法。
               ■  电解法
               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是根据电极反应原理,电解食盐溶液产生ClO2、Cl2、O3及H2O2混合气体。电解法产生的混合气体,是一种氧化能力很强的气体,但这种气体中二氧化氯的含量很低,而氯气的含量仍较高,所以仍会导致因加氯而产生的各种问题。
               ■  化学法
               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则以氯酸钠(NaClO3)或亚氯酸钠(NaClO2)为原料经化学反应来制取二氧化氯。反应大都遵循以下方程式:
        2NaClO3 + H2O2 + H2SO4 → 2ClO2 + O2 + Na2SO4 + 2H2O
        NaClO3 + 2HCl → ClO2 + 1/2Cl2 + NaCl+ H2O
        5NaClO2 + 4HCl → 4ClO2 + 5NaCl + 2H2
               由于反应物的转化有一定的限度,药剂剩余和各种副产物的发生,在水处理或输送过程中可发生ClO2的歧化、氧化还原或分解反应,生成ClO2-和ClO3-,后氯化过程还可能带入Cl2。因此,化学法生产的ClO2水溶液中经常还含有一定数量的ClO2-、ClO3-、Cl2与ClO2共存。
               通常ClO2的注入量约在0.6~2.0mg/L以下。和氯的使用相比,ClO2的消毒效果是氯的1/10~1/2左右。
               3、臭氧消毒
               臭氧为氧气的三原子形式,通过氧原子和氧分子的重新组合生成。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和杀菌性能,是自然界最强的氧化剂之一,几乎对所有病菌、病毒、霉菌、真菌及原虫、卵囊都具有明显的灭活效果,且灭菌时间来说,迅速无比,是氯的300~600倍,紫外线的3000倍,20~200μg/L的臭氧浓度能有效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繁殖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   需要注意的是臭氧水溶液的稳定性受水中所含杂质的影响较大,特别是有金属离子存在时,臭氧可迅速分解为氧。


         
         
        分享到:
        在线咨询
        0755-36535868
        3142453039
      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网站
      1. <acronym id="1y8vk"><strong id="1y8vk"><listing id="1y8vk"></listing></strong></acronym>

        <pre id="1y8vk"></pre>

        <track id="1y8vk"><strike id="1y8vk"><menu id="1y8vk"></menu></strike></track>
        1. <p id="1y8vk"><strong id="1y8vk"><xmp id="1y8vk"></xmp></strong></p>

            <track id="1y8vk"></track>